神农架--远古洪荒的备忘录
—— 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景观,奇闻天下,但不只是在奇。还有雁湖岗、龙湫背之雄伟;云洞栈道之险;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鸣玉溪、灵岩及诸多洞穴景观之幽冥。登上百岗尖,俯瞰百座山冈于脚下,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旷,下至海滨、乐清湾,欣赏“海到尽头天作岸”的平旷景观,都是美的享受。雁荡山以锐峰、叠嶂、怪洞、石门、飞瀑称绝,奇特造型,意境深邃,无不令人惊叹,素有“寰中绝胜”,“天下奇秀”之赞誉。雁荡山不附五岳、不类他山,而又独特的品格。古人云:不游雁荡是虚生,今人云:不游夜雁荡是虚生。雁荡山集山水美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于一山,属风景名山、科学名山与文化名山。 @脚爬客
#2017年雁荡山科普志愿者训练营#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雁荡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垩纪破火山立体型模型,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雁荡山破火山全球性突变事件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独特性,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文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雁荡山一山一石记录了距今1.28亿年-1.08亿年间一座复活型破火山演化的历史。雁荡山地质遗迹堪称中生代晚期亚欧大陆边缘复活型破火山形成与演化模式的典型范例。它记录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整地质演化过程,为人类留下了研究中生代破火山的一部永久性文献。 @脚爬客
神农架是全球性生物多样性王国,拥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泥碳藓湿地生态系统和被称为“地球免疫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特有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避难所,有维管束植物3758种,野生脊椎动物600多种,拥有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6种,金丝猴、金雕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种。神农架是世界级地史变迁博物馆,地表出露中包括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所有地层单元、地质纪年、山岳奇观、岩溶地貌和古冰川侵蚀遗迹,拥有中元古界、新元古界的标准地质剖面,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动植物化石群。其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制性全球少有。
地质公园是科学的象征,是大自然的魅力,是地球成长的印记。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境内,地处北纬27°50′~28°30′,东经120°27′~120°41′,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始开发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更是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 雁荡山考察意义:面积大,园区多,景点不计其数,火山岩地貌景观多样、别致是它的特点所在,雁荡山火山先后经历了四期喷发,由下而上形成四个岩石地层单元。火山喷发后又有岩浆侵入。据查阅资料,雁荡山火山第一期猛烈爆发,发生在距今约1.28亿年前,形成了沿着地面快速流动的高温火山碎屑流,随后便堆积为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火山岩类型。所以,要认识火山岩,就去雁荡山。 雁荡山旅游意义:作为世界级地质公园,以层峦叠嶂的山峰,雄奇壮丽的风光,还有独特的地质结构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一个背包客或者是户外爱好者,雁荡山对地质结构特点的论述以及对其风光的简介和对其文化底蕴的探讨,一定是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